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尹培華
台中西屯
獸醫師-高如栢
發表:2012/01/28

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高如栢醫師簡介  

專長:兔病學、嚙齒動物疾病學、鴿病學、觀賞鳥類疾病學、爬行動物疾病學、小型哺乳動物醫學與野生生物生態學。

學經歷介紹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畢業1992-1997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野生動物主治醫師1997-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研究所碩士畢業1999
日本麻布大學獸醫院小動物科短期進修2002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兼任講師
【文:王瀞瑩 圖:116尹培華  2009.09.10】

▲ 高如栢醫師
▲ 高醫師用棉花棒伸進鴿子的喉嚨和嗉囊,然後將檢體抹在抹片上,以顯微鏡觀察是否為毛滴蟲。
▲ 高醫師用棉花棒伸進鴿子的喉嚨和嗉囊,然後將檢體抹在抹片上,以顯微鏡觀察是否為毛滴蟲。
▲ 高醫師用棉花棒伸進鴿子的喉嚨和嗉囊,然後將檢體抹在抹片上,以顯微鏡觀察是否為毛滴蟲。

鴿病的預防及處理觀念

高如栢醫師從小就對動物極有興趣,國、高中時還曾經養過鴿子,其研究所的碩士論文主題就為「鴿子的黴漿菌症」,對鴿子的疾病有著深入的剖析與研究。反觀現今鴿友常常倚賴自己的經驗而缺乏醫療專業判斷,往往找獸醫的意願不高,希望讓鴿友知道若鴿子真的生病了,跟人沒有兩樣,一定要看醫生,多用心,才能減少損失。

常見的鴿病

不容置疑地,鴿子的健康影響比賽的結果,高醫師表示每個星期都會有鴿友帶著明顯的骨折鴿子或不明病因的鴿子前來就診,而每到比賽前一個月,鴿子看診的數量則增加不少,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比賽前病沒有治好,那當季的訓練就等於白費了。

多年診斷鴿病,高醫師認為許多鴿病都是源於嗉囊發生狀況,例如嗉囊炎(俗稱漲歸),就是鴿子因為環境緊迫、飲食等因素而使得嗉囊的收縮變慢,導致消化變得不佳。鴿子的嗉囊位於食道的中部,為雙側囊,可以儲存、消化食物,所以每天傍晚鴿友都會摸一摸嗉囊大小,藉此判定鴿子的食慾好壞,而用心的鴿友通常可觀察出鴿子是否有脹歸的情形發生。

另外,傳染疾病如毛滴蟲是常見發生在口腔的病菌,嚴重時會有硬脹歸的現象,甚至會嘔吐;而由球蟲引起的腸發炎,是常見發生在小腸內的病菌,嚴重時會排血便;受到巴拉米哥病毒感染的鴿子,頭會垂一邊,也不能飛,以上這些傳染疾病唯一的治療方式就是「預防」,要及早接種疫苗,或是在飲食中加入藥粉預防,避免疫情擴大。


何種狀況下一定要來就診?

一般來說,鴿友對於鴿子生病了,大多自己灌藥打針,嚴格來說,這樣的方式實在很冒險,因為常見的鴿病就有數十種,沒有經過顯微檢驗,很難判定是哪種病菌在作祟。而人的肉眼可看到的生病症狀通常為皮膚病、感冒打噴嚏或是拉肚子,而鴿友可看出的鴿病,也是僅能從鴿身外表或鴿便中,看出是否異常,實際等到真的病徵出現,通常已經很難挽救。

高醫師表示,曾有鴿友一次帶20多羽的鴿子來看診,那時鴿子都羽羽呈現頭垂地的現象,要再起手回天恐怕很難,所以通常會建議鴿友定期就要幫鴿子注射疫苗,尤其是巴拉米哥及鴿痘疫苗,花小錢就可預防的動作,千萬不要等到生病才後悔,那時損失已是無法估計的。若是已經發現病徵,就趕緊帶來讓醫生檢驗,得知何種病菌後才能對症下藥,也能避免將可能的感染源擴散到其他同鴿舍的鴿子。

圖說:鴿友對於鴿病,都會自行投藥,而有些疾病如沙門氏菌,要針對血液及排泄物檢定判斷,這就是屬於獸醫師的範圍了。

生病時的餵食

鴿子生病時,若餵食太多,消化時間會拉長,造成嗉囊的負擔,所以餵食要少量多餐,越多餐越好,好轉後再逐漸加量,不要貿然斷食。而且建議鴿主可以親自餵食,不僅可以增加與鴿子間的互動,也可以確切得知其食量及恢復狀況。

此外,通常當鴿子吃得少時,就會拉綠色的稀水便,這時只要少量多餐餵食,或是強迫灌食,稀綠便的情形就會改善。

鴿友常見的迷思〜觀察鴿便,就可看出疾病?

許多鴿友會以觀察「鴿便」做為判定鴿子是否健康的依據,這種作法其實不正確,也不科學,因為鴿便雖然有顏色、溫度、外形、氣味等不同的變化,但是這跟飼料的內容、環境有關,而且許多疾病的發生,鴿便呈現的狀態其實很類似,例如:感染到病毒、細菌都會有水便的情形,吃少也會拉綠色的稀水便,這些狀況鴿友實在無法以「經驗」去判斷,建議還是採集鴿糞,請獸醫檢明鴿便異常的原因,避免胡亂下藥,而拖延了救治時間。